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

設計專題企劃:課後心得(4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圖片來源:http://search.discovery.com


臺灣珍寶:媽祖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臺灣的民俗風情,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。Discovery所製作的媽祖專輯,就是用他們的眼光來觀察媽祖在臺灣所代表的意義。此部影片以最簡潔有力的手法,介紹了媽祖的由來及傳說,並將有名的遶境活動作為此片的主軸。在Discovery的眼中,媽祖進香像是一場嘉年華會,而非單純的宗教活動。事實上,此項盛會並非一開始就有此種規模,而是經過媒體宣傳,進而獲得大量曝光後,才一躍成為全國性的年度盛事。

從地方性要事到全國性盛會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只要是出身於彰化的人都知道,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絕對是的當地的年度大事,每年四月一到,整個彰化地區都會很期待大甲媽祖的到來。而我所在的北斗鎮也是大甲媽祖會經過的路線,當大甲媽祖到達此地時,當地的國小會停止上課,提供教室給遠道而來的信徒休息,以表達對此活動的支持。在有線電視尚未普遍之前,大甲媽祖的進香活動只是彰化地區及臺中大甲之間的地方性要事,除了當地人之外,並未獲得太多的注目。而當有線頻道普及後,這一年一度的宗教文化界盛事,竟吸引了電視媒體的報導,北斗這個小鎮也因此有了上電視的機會。當時負責SNG連線的記者們對於這項繞境活動,都感到十分新鮮有趣,這也難怪,連我這種從小看到大的人都會想一看再看,更何況是第一次參與此活動的記者先生小姐。也拜大甲媽祖所賜,現在每年四月的北斗鎮也都成了新聞的重點之一。

北斗的媽祖廟─奠安宮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當大甲媽祖到達北斗時,奠安宮就是大甲媽祖的休憩之處。奠安宮是北斗香火最盛的一座廟,也是北斗居民的信仰中心,創建於嘉慶21年(一八○七年),歷史雖然悠久,但因為有定期的維修及保護,整間廟宇並不會有破舊不堪的感覺。廟內的主祀神是天上聖母(媽祖),神像為臺灣所罕見的「軟身媽祖」,亦即四肢可以活動的神像,根據廟方表示,這是直接從湄洲祖宮所恭迎來臺奉祀,代表了奠安宮媽祖的崇高地位。另也有玉皇大帝、觀世音菩薩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、文昌帝君、孔子等陪祀神,可以說是融合儒、道、佛三種神明的廟宇。舉凡消災、祈福、去病、考試、升學、求子、求職、求財,莫不祈求媽祖顯靈庇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北斗鎮奠安宮裡的浮雕神像(攝影日期:2006/5)

我對宗教的看法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媽祖是我懂事以來第一個知道的神明,每當我有重要事情時,總是會去祈求祂的保佑,藉此讓自己的心能夠安定下來,以便面對接下來的挑戰。或許有人會認為相信神明或是上帝只是一種迷信,但我認為適度的宗教信仰對人是有幫助的,只要不過於沉迷,那何嘗不是一種正面的心靈寄託。就如同Discovery在片中所提到的,在台灣飽受戰亂之際,因一次類似媽祖的顯靈,讓人們產生了勇氣。即使當時的環境相當惡劣,但仍然保有信心,我想這就是宗教所帶來的最大力量。

沒有留言: